2011-11-12 師父心靈法語7

進入水陸法會第三天,今日我在華嚴壇誦《華嚴經》第2738卷,將重點分享如下,方便大家深入華藏世界海。

1. 經云:「以善語為說妙法,令其歡悅。所謂:示寂靜法,令其信受,滅除不善,修行淨業,互起慈心,不相損害。」如何修口業呢?須以「善語」為眾生說妙法,所謂的善語,就是以寂靜的說話外表,說出內含寂靜內容之佛法,才能真正令眾生歡悅起來。

2. 經云:「離家屬愛,雖現居家,心無所著。」如同維摩詰大士現在家居士身一樣的,華嚴經也鼓勵居士們雖然因為宿世因緣故,有了家眷親屬,但終究不要執著家屬之間的愛,應學習維摩詰居士,身現在家相,實際是出家心。那麼在家居士一樣漸漸走向徹底解脫。

3. 經云:「設滿世間一切眾生悉不知恩,菩薩於彼,初無嫌恨,不生一念求反報心,但欲滅其無量苦惱。」修學菩薩道的人經常遇到一種情況,即自己滿腔的熱血想幫助眾生,卻一再被眾生潑冷水,因而令修行者感到氣餒。華嚴經鼓勵我們,不應被此種狀況所困擾,就算一切眾生都不懂得報恩,菩薩從初發心以來,以無所得心、無所求心來利樂一切眾生,故菩薩終不起一點點的嫌恨之心。經文又說:「不著世間,不取眾生;其心清淨,無所依止」,菩薩本來就不執著世間,也不曾對任何一位眾生取著過,他只是一直保持一顆清淨心,不斷地利益眾生,菩薩的快樂與自在,不依靠任何事情而產生,相反地,在「無依」中,菩薩以禪定力永無休止地助眾生一臂之力。

4. 菩薩如何在無執著與無束縛的解脫中做迴向呢?照道理來說,無所求的菩薩,何需像凡夫般地做迴向呢?那不是有所求了嗎?無執著與無束縛的解脫境界中,好像不用迴向了吧。解決這個問題的答案是:「菩薩摩訶薩於一切善根,心生尊重。」菩薩於所行的一切法中,對任何點點滴滴的事情,保持一顆尊重的心,雖然無所求,以尊重心的緣故,菩薩仍會將踏在菩薩道所修集的善根,隨順忍可,並加以迴向。

5. 菩薩十地之中,初地稱為「歡喜地」,為什麼會歡喜?因為念諸佛,故生歡喜,念諸佛法,故生歡喜,念諸菩薩,故生歡喜,念諸菩薩行,故生歡喜,念清淨諸波羅蜜,故生歡喜,念諸菩薩地殊勝,故生歡喜,念菩薩不可壞,故生歡喜,念如來教化眾生,故生歡喜,念能令眾生得利益,故生歡喜,念入一切如來智方便,故生歡喜。下面也是造成歡喜的理由:「我轉離一切世間境界,故生歡喜,親近一切佛,故生歡喜,遠離凡夫地,故生歡喜,近智慧地,故生歡喜,永斷一切惡趣,故生歡喜,與一切眾生作依止處,故生歡喜,見一切如來,故生歡喜,生佛境界中,故生歡喜,入一切菩薩平等性中,故生歡喜,遠離一切怖畏毛豎等事,故生歡喜。」當一位菩薩得歡喜地之後,所有怖畏悉得遠離。

6. 初地菩薩如果想入二地,即離垢地,當起十種深心。何等為十?所謂:正直心、柔軟心、堪能心、調伏心、寂靜心、純善心、不雜心、無顧戀心、廣心、大心。菩薩以此十心,得入第二離垢地。

7. 如果菩薩想度眾生,令眾生住入涅槃,很重要的,不能離開「禪善巧決定觀察智」,可見菩薩一定不可缺乏禪修的能力。而「禪善巧決定觀察智」,又不離善巧多聞。菩薩如是觀察了知已,倍於正法勤求修習,日夜唯願聞法、喜法、樂法、依法、隨法、解法、順法、到法、住法、行法。菩薩如是勤求佛法,所有珍財皆無吝惜,不見有什麼物品是很難得、很貴重的,但於能說佛法之人生難遭遇想。是故,菩薩於內外財,為求佛法悉能捨施。若聞一句未曾聞法,生大歡喜,勝得三千大千世界滿中珍寶。

8. 第三地是發光地,此地的特色是各種禪定自在,神通也自在。由此可知,證入三地即具足自在之禪定與神通,許多人自稱為八地菩薩,卻沒有任何可供驗證的禪定與神通,佛教徒當小心謹慎,莫被騙了。

9. 第四地是焰慧地,配合法次法向而修學三十七道品,亦即以「向於厭、向於離欲、向於滅、向於捨」之態度來修學每一個道品。此種修法,與聲聞乘極為類似。

10. 菩薩知道有為法充滿許多過患,原本應當斷除此中過患和合之因緣,「然為成就眾生故,亦不畢竟滅於諸行」。

11. 第八地與前七地,有何不同之處?從初地至七地,所行諸行皆捨離煩惱業,以迴向無上菩提故,然未名為超煩惱行。譬如轉輪聖王乘天象寶,遊四天下,知有貧窮困苦之人,而不為彼眾患所染,然未名為超過人位;若捨王身,生於梵世,乘天宮殿,見千世界,遊千世界,示現梵天光明威德,爾乃名為超過人位。佛子!菩薩亦復如是,始從初地至於七地,乘波羅蜜乘遊行世間,知諸世間煩惱過患,以乘正道故,不為煩惱過失所染,然未名為超煩惱行;若捨一切有功用行,從第七地入第八地,乘菩薩清淨乘遊行世間,知煩惱過失,不為所染,爾乃名為超煩惱行,以得一切盡超過故。

12. 菩薩從哪一地開始,能人滅盡定?從第六地以上,就能入滅盡定。但第七地以上,能念念入,亦念念起,而不作證。這種能力在聲聞乘經典中,是聞所未聞的境界與功夫,故此菩薩名為:成就不可思議身、語、意業,行於實際的禪定中而不作證。譬如有人乘船入海,以善巧力不遭水難;此地菩薩亦復如是,乘波羅蜜船行實際海,以願力故而不證滅盡定。

13. 八地菩薩為不動地,此地的特色在於「捨一切功用行,得無功用法,身、口、意業念務皆息,住於報行。」前七地須很用功地修行,到了第八地是收成的階段,故身口意之努力修行,在第八地時歇息下來,因為所有的努力使得行者證得第八地,無需再刻意努力,任運而轉。此時諸佛若不勸菩薩再起「智門」、入種種境界繼續修習佛法的話,「彼時即入究竟涅槃,棄捨一切利眾生業。」所以,八地菩薩若欠缺諸佛的引導,很容易成為阿羅漢,進入涅槃。這也是為什麼阿羅漢若迴小向大,直接成為八地菩薩的原因了,因為兩種聖人的心性都是無功用行、任運而轉,所差者只在於阿羅漢不再主動利益眾生,直接進入無為之涅槃界。八地菩薩經過佛的提醒,繼續走在菩薩道上,事實上,八地以上的菩薩,每一位都像觀世音菩薩,因為祂們開始「各隨其類而為現形。應以聲聞身得度者,現聲聞形;應以辟支佛身得度者,現辟支佛形;應以菩薩身得度者,現菩薩形;應以如來身得度者,現如來形。菩薩如是於一切不可說佛國土中,隨諸眾生信樂差別,如是如是而為現身。」

14. 是故,每一位八地以上的菩薩,都具足隨眾生所需而化現其身的能力,在這個意義上,八地以上的菩薩與觀音菩薩無二無別。另外,每一位大菩薩都為了各自的大願力,心無疲厭地度脫盡虛空、遍法界的一切眾生,在這個意義上,具足大願並付諸實踐的任何一位菩薩,都與地藏王菩薩無二無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