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消息
2012-07-03 般若慧灯尊师篇
今有一位佛教徒在讀了<師父心靈法語38>及<師父講的就是開示>後
心有所感
特別苦心整理出下面的資料
供大家參考
以下資料言簡意賅
已經把尊師的重要性
一言道盡了
般若慧灯
——自我教诫箴言
非常感恩生活中各位善知识的示现与恩德,令末学有机会自我反省。我自己有很多不良的习气,故藉网路文库整理了一些高僧大德的金刚语作为自我教诫箴言(正文小标题均为笔者所加)。若有错误,向师尊与大众发露忏悔。
尊师篇
关于师、上师、师父、尊长和善知识的定义,以及如何观察、依止善知识的内容,敬请查阅相关资料,非此文之重点,故不在此赘述。事关法身慧命,在查阅这些资料前,请务必先确认作者的身份、传承清净、知见正确与否。本篇结尾将推荐部分相关书目,供参考。
1. 不如理敬师、事师之过患
1.1 輕慢自己的師長是極嚴重的不善業
1.2 出家人由于具有殊胜功德而成为严厉的对境
1.3 如果没有恭敬心,按佛教的观点,就会障碍智慧的生起
1.4 善知识是生育我等法身慧命的慈母
2.清净观
2.1众生障重难见佛,所以佛化现为凡夫相的上师
2.2不轻侮凡夫相的上师
2.3 师在自己的生命中之重要
3.忏罪
2.1微小业感广大果——莫以善小而不为,莫以恶小而为之
罪业不加忏悔,到了十五天之后,就和杀人的业等重了;
罪业到了第十八天,它就增加十三万一千零七十二倍
2.2忏罪之重要略说
4.暇满珍宝人身之难得
4.1总说十八种暇满 珍宝人身难得之比喻
4.2分说十八种暇满
4.2.1八无暇
4.2.1.1四个非人无暇:地狱、饿鬼、旁生、长寿天;
4.2.2.2四个人中无暇:边地,持邪见者,佛不出世,喑哑
(包括语言喑哑及意喑哑)
4.2.2十圆满
4.2.2.1五种自圆满:
所依圆满,环境圆满,根器圆满,意乐圆满,信心圆满
4.2.2.2五种他圆满:
如来出世,佛已说法,佛法住世,自入圣教,师已摄受
5.三宝之功德
6.般若慧 最直接地能够彻底解决整个轮回问题的甚深妙道
1.不如理敬师、事师之过患
1.1 輕慢自己的師長是極嚴重的不善業
如果既已有了師長,卻並不好好地敬師及事師,損失有八大點:
(1)由於上師乃諸佛之總體代表,若弟子輕視師者,便感召不尊重諸佛之果報。
(2)如果對自己的師長生瞋恨心,會毀滅自己曾積之善行。
(3)不如法敬師及事師的弟子,即使修無上密法,亦難以成就。
(4)以不敬師之心修持,不但難以有成,更等同修持往生地獄之因。
(5)不敬師的人,未生之功德及成就絕不會生出,乃至已生出之成就也會消失。以前有一位修密法而成就了飛行神通的人。有一次,他在上空飛過,見到自己的上師在地面,便心生得意之念:「我有飛行神通,師父卻沒有!」在這念一生之際,他即時失去了神通,由天上丟了下來。
(6)不如法依止的人,現世即會感召許多不如意的業報。從前有一個名叫「佛智」的大師。這位大師的其中一位老師是養豬的人。有一次,大師受衆人擁戴著前往某地,途中遇到他的這位老師。由於他名聲極大,一時之間他便生出了師長地位低下之心,所以便假裝看不到師父,並未趨前相認或頂禮問安。由於這一念,他的眼珠竟然掉了出來。這並非上天、佛陀或其上師對他所作之責罰,而是自己不敬師所感召之現報。
(7)冒犯師長的另一果報,是在未來生中生於無間地獄之中,不得脫出。在許多佛經中,佛陀曾很清楚地開示甚麽業會感召甚麽地獄之果報,但在《金剛手灌頂經》中,大勢至問佛陀輕慢上師會有何果報時,佛陀卻說:「我不敢說!這種果報的嚴重程度要說了出來的話,連大菩薩都會嚇至昏倒!」由此可見,輕慢上師的業報比其他惡業重很多。
(8)由於不如法依止之業因,將於未來多生中都不遇明師及正法。
輕慢自己的師長是極嚴重的不善業。一旦輕慢了其中一位上師,你在其他任何師父處所學得的法,都難以成就。所以,輕慢上師是我們修行路上的一塊大路障。
——以上出自祈竹仁宝哲:《福慧明燈》佛法入門導引·尋找及依止上師
1.2 出家人由于具有殊胜功德而成为严厉的对境
不要说具有清净戒律的出家人,即便是破戒的出家人,损害他们也有严重的过患。为什么呢?因为如今的出家人无论再怎么下劣,最迟也会在胜解佛出世时证得圣果……
出家人由于具有殊胜功德而成为严厉的对境,人们不仅不能损害他们,甚至不能对他们产生恶心,否则也会造下恶业。佛经中说:“任何众生对身著袈裟之比丘生恶心,则彼于三世诸佛、缘觉、阿罗汉生恶心,于三世圣者生恶心故将成熟无量罪业之果报。”《分别善恶报应经》中也说:“有诸数取趣,于师及比丘,暂时起恶心,命终堕地狱。”
——以上出自索达吉堪布《藏传净土法》
1.3如果没有恭敬心,按佛教的观点,就会障碍智慧的生起
我们在日常行为中,随时对尊长要有恭敬心。如果没有恭敬心,按佛教的观点,就会障碍智慧的生起。
一个人若常常自我炫耀,尤其在老师、长辈或一些严厉对境面前,宣扬自己如何出色,是不符合道德修养的。因为这种言行所表现出来的,就是傲慢,而在世间,最不可接受的就是傲慢。对于傲慢,不仅佛教中有很多教言,《礼记》中也说:“敖不可长,欲不可从 ,志不可满,乐不可极。”傲慢的念头不可滋长,邪恶的欲望不能放纵,求善的志向不可自满,享乐的行为要适可而止。
所以,我们平时要观察自己的言行举止,否则很容易自以为是。其实,真正对众生有利的唯有大乘佛子,但大乘佛子在任何场合都不会说自己如何了不起。为什么呢?因为他的境界很高,没有“自我”的执著和念头,在他看来,付出与奉献理所当然,自己是众生的仆人,仆人为主人做事天经地义,有什么可值得宣扬的?
要获得世间知识,就应该恭敬老师;那么,要获得更甚深的佛法境界,就应该恭敬上师。关于如何恭敬依止上师,《事师五十颂》、《如意宝藏论》、《大圆满心性休息》等经论中讲得非常清楚,我在此不作赘述,希望大家认认真真去翻阅。
——以上出自索达吉堪布《弟子规另解》讲义第六课
1.4 善知识是生育我等法身慧命的慈母
由这一恭敬师长的因缘,菩提资粮未圆满的都能圆满,烦恼未断除的都能断除。
总之,此处要特别注意集聚好敬师的因缘。依止师长的意乐和行为是成就佛道的根本,只有在这上面做好了,才能速疾成就,不然就失坏了成就的根本,甚至沦为善星比丘的同类。试想,学佛没有根本,能生长吗?能坚固吗?能逐渐圆满、广大吗?不敬师长,便是无根之人。没有根而妄想成就,就像蒸沙煮饭,永无可能。
佛教强调尊师重道,佛亲自教导我们,要像敬重佛一样敬重师长。我们把握好了这个根本,内有信心和恭敬,外有善知识加持护念,就能随顺善法而行,不随顺恶法而行。
学人的慧命从哪里诞生呢?从依止善知识诞生。下至内心生起一刹那的善念,上至成就大乘五道十地的功德,都源于善知识传法教授的恩德。因此,善知识是生育我等法身慧命的慈母。
对于往昔多生中没有能如法依止善知识的罪业,应当用至诚的心发露忏悔,多发防护之心。自己应当励力具备法器所应具有的诸种德相,反复思惟善知识的圆满德相,之后积集资粮、广发大愿,作为从今乃至证得菩提之间为如是善知识摄受的正因。
——以上出自益西彭措堪布《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》
----------------未完待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