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-08-12 正念與正知
問:引用師父的著作『非行非坐三昧之修學』第231頁第二段落中的法要回應師父這段法語:
...行者於惡法中觀察自己內在四十八種四運心的情況,
確定了不可得後,於惡法中無染無著。
...(第一段)行者認識到自己的心原本就處於解脫的狀態,
既是解脫,心就不可能沾著於一一六塵中,
也不可能住著於一一的六塵中,
以無著無住的緣故,心既可自由出入於六塵中,
又不會受到它們污染。
師父在法語41中勸修的....時時刻刻檢查自己的心是否保持正知、正念....是否區分不同的層次不同路徑的修學?
會這樣提問,主要是基於修禪法有其前提條件與適應根機,
要能夠保持正知正念,必有其前提條件與適合修學的對象,
禪法有多種,還請師父略說『不同層次的正知正念修持』。
答:「正念」有著不同的層次,「正知」也有不同的層次;比如「正知」於觀呼吸,不被妄念所干擾,這是偏於定學的「正知」;又如聖者「行則知行,坐則知坐等等」,乃是相應「無漏慧」的「正知」,是屬於慧學的「正知」。只是定學的「正知」,若不相應「無漏慧」,就不契應「解脫」,就如具備甚深的四禪八定,若是沒有相應「無漏慧」,就無法証得解脫。
在禪修上,有些人誤以為「令心不攀緣,終日悠閒無事就是解脫」,不知要從根境相觸中洞澈無生諦,只是一昧的住在不染不取之中,古德呵責這類行者為「墮在無事匣裡」,或警愓他說:「死水不藏龍」;如大慧禪師說:「今時有自眼不明,只管教人死獦狙地休去、歇去,又教人隨緣管,帶忘情默照;又教人是事莫管,如是諸病,枉用工夫,無有了期。」大意是說,現今有人慧眼不明,只教人只管歇心,只管放下一切,只管默默照著,卻不知道要如何與「無漏慧」來相應,這樣的禪病,是証不了道,只會可惜了難值難遇的佛法,卻空手而歸。又如圓悟禪師說:「莫謂無心云是道,無心猶隔一重關。」也是指不能相應「無漏正念」的悠閒心念,與道不相應。
禪與正念正知
就「禪行者」而言,要先具備「無漏正見」,才能進一步安住在「正念」;比如先認明「諸法空相」的「空性見」,而後才能令心隨緣安住於「空性見正念」。尚未具備「無漏正見」之前的禪修,重在令心理清「無漏般若」正見,比如「為什麼五蘊皆空?」、「何以心性不生不滅?不垢不淨?」有了直趣菩提的正見後,才能進一步運用於六根對六塵來進入「安住正念」的修習。
為什麼說「正念」要「安住」呢?因為我們無始以來的妄想習性深根蒂固,妄念會隨時入侵於正念,令心迷於「邪念」,比如聞到菜香味,本來不餓就立即有餓的感覺。當妄念入侵時,當下就失去了正念,所以禪修過程中,必須以「正知」來安住於「正念」。「正知」也意謂著「覺察不誤」;當妄念生起時,立即覺知,而後令心回到安住於「正念」;比如走路時,看到外在景色,或聽到優美的音樂,或飢餓時聞到菜香味,心有所攀緣時,「正知」就立即覺知這些攀緣妄想,立即以「般若慧」放下染著的心念,令心安住於正念。
《圓覺經》說:「知幻即離,不作方便,離幻即覺,無有漸次。」「知幻」就是「正知力」覺察到妄想生起,並且立即以「般若」截斷對世間的執戀,回到「正念」上。「離幻即覺」的「覺」,指的是相契「無漏正念」;於解脫道的「無漏正念」無疑無惑,名為「理悟」。「理悟」不等於「証悟」,因為即使在理上的見地很透澈,妄想習氣並不會「理悟」而淨盡;只要「見思」二惑尚在,輪迴的事相就會有份。所言「証悟」乃是從六根對六塵中,息卻妄想,於順逆境中相應「無漏慧」,由此斷除「見思二惑」,也名為「由事証理」。在這証悟的過程,禪宗稱為「保任」,就是所悟的理悟,運用在日常生活六根對六塵中,保持不忘不失;所以「保任」,無非是於「無漏正念」中,「正念正知」直至無功運行。「知妄」即是「正知」妄想習性生起,以及正知「妄想如幻」的般若;在「正知」的當下,妄念立即消散無蹤,自然的回到「正念正知」,當下並沒有離開當念,猶如火光有照物功能,雖然有微少的煙影,但是不會障礙光照物的本能。
聖者已具備「無漏正念」,所以在「行則知行,住則知住、坐則知坐 ----。」乃至在六根對六塵中,不離「心的本地風光」,了了正知。「心」依境顯,「本地風光」也就在六根對六塵中,自然而然的盡露無遺。
有一首禪師悟道偈:「終日尋春不見春,茫鞋踏破雲頭嶺;歸來把把梅花嗅,春在枝頭已十分。」鼻根與香塵相觸下,「本地風光」就在當下。我們凡夫由於不相應「無漏正念」,所以會在「行住坐臥」的起心動念中,念念迷執在「貪瞋痴」的無明妄想,猶如烏雲覆蓋了「慧日」,以致在「根境」相觸中,「本地風光」明明清楚的呈現在眼前,卻在妄想下,「相逢不相識」。
提問者回應:至心禮謝師父示現安放禪法風光,
這番問與答,相信能夠讓大眾感受到師父自在流露的知見,
正知正念這四個字背後代表的次第與圓頓修證,
就是得從『定學的正知』開始,
於正知的力道基礎上,逐漸訓練『觀慧』,越來越密集的相應『無漏慧』,趨向相似證、真實證、究竟證。
願以此聞法微薄福德,回向十方法界三障眾生,
皈依佛、皈依法、皈依僧,如法而做最上供養。